可能提高孩子的开放性思维模式。同样在考了个好成绩之后,家长跟孩子说:“之前复习的时候你始终异样尽力,所以这次考得这么好,无比棒!”这是强调孩子是因为努力才考得好。
咱们想要让孩子自动做事件,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孩子做这件事件的念头。外在动机通常是因为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嘉奖,所以才去做这件事;而内在动机则是由于实现这件事情之后会有发自心田的喜悦与满足感。
表扬的最好方式就是描述事实
如果表扬孩子很聪明
每年,约有 1300 人进入西点军校,但只有约 1000 人能毕业。研究发现,存在强烈内在动机的人,毕业的可能性比平均水平高 20%。所以咱们在鼓励孩子主动做事的时候,就需要留心方式方法。在保护内在动机的同时,也要防止物质褒奖的负面影响。
避免对孩子“懒惰的表扬”
激励孩子主动做事,更应激发内在动机
如果表扬孩子的努力跟付出
宝宝踊跃劳动,或者做出你认为“好”的某件事时,当然应该受到勉励。然而鼓励跟鼓励不同,从长远看,结果也非常不同。不恰当的鼓励,很可能导致你的孩子越来越不爱做家务、越来越不爱学习。
儿童心理学家吉姆·泰勒(Jim Taylot)曾倡导父母不要对孩子利用一些通用的褒奖,比喻“做得好!”“真棒!”等。他把一些诸如“不错!”“很好”等表扬归类为“懒惰的表扬”,这些表彰对孩子而言几乎不什么价值。
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紧闭性的思维模式。孩子会以为本人的成就都是因为自己聪慧,所以成功也是理所应当的,而假如遇到失败则是自己不够聪明的起因。